(资料图)
8月21日,水利部举行海河“23·7”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情况新闻发布会。水利部副部长刘伟平介绍,受台风“杜苏芮”北上与冷空气共同影响,7月28日至8月1日,海河全流域出现强降雨过程,累计面降雨量155.3毫米,其中北京市83小时面降雨量达到331毫米,为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%。受其影响,海河流域有22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,8条河流发生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大洪水,大清河、永定河发生特大洪水,子牙河发生大洪水,海河流域发生了流域性特大洪水,这次特大洪水是1963年以来海河流域最大的场次洪水。水利部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,锚定“人员不伤亡、水库不垮坝、重要堤防不决口、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”目标,全力以赴做好海河流域暴雨洪水防御工作。经过各地和有关方面协力抗洪,水利部门上下一心、团结拼搏,防御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。
水利部坚持以流域为单元,按照“系统、科学、有序、安全”的原则,全力做好海河流域水库调度工作。坚持系统原则,以永定河、大清河、子牙河、北三河等河系为单元,统筹上下游、干支流、左右岸,充分发挥流域水库整体防洪作用;坚持科学原则,精准分析入库洪水过程、总量、洪峰大小,科学合理安排水库预泄腾库、拦洪错峰削峰;坚持有序原则,根据洪水演进过程,有序安排调度措施,确保调度指令及时发出、指挥决策有序;坚持安全原则,坚决守住安全底线,确保水库不垮坝、确保下游重要防洪保护对象安全,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,减少洪水影响和损失。应对海河“23·7”流域性特大洪水中,水库“王牌”作用得到充分地发挥,海河流域京津冀84座大中型水库拦蓄洪水超28.5亿立方米,减淹城镇24个、耕地751万亩,避免了462.3万人转移,防洪减灾效益十分显著。
在海河“23·7”流域性特大洪水防御过程中,启用了永定河泛区、小清河分洪区、兰沟洼、东淀、大陆泽、宁晋泊、献县泛区、共渠西共8个蓄滞洪区,合计最大蓄洪25.3亿立方米。通过启用蓄滞洪区,大大削减了河道洪峰流量,使洪水经河道平稳下泄入海,确保了防洪保护区安全,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。
水利部规划计划司司长张祥伟指出:通过这次流域性特大洪水,也暴露出海河流域防洪减灾体系薄弱环节。一是气象卫星和测雨雷达、雨量站、水文站组成的雨水情监测预报“三道防线”存在短板,有的河流难以第一时间准确预判洪水情况。二是海河流域河流源短流急、洪量集中,有些河流上游防洪控制性水库尚未建设,洪水拦蓄能力不足,山区洪水直接进入平原。三是流域地面沉降,一些河道多年不行洪、淤积严重,部分河道及堤防建设不达标,行洪能力达不到规划要求。四是蓄滞洪区建设滞后,特别是进退洪设施不完善,影响有效分蓄洪水。五是数字孪生流域正处于起步阶段,水工程联合调度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支撑不足,洪水预报、预警、预演、预案“四预”能力不够,影响洪水精准调度。
下一步,水利部将进一步加强海河流域系统治理,加快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,全面增强流域防洪减灾能力。一是加快水毁工程修复。全面排查这次海河“23·7”流域性特大洪水造成的工程损毁情况,开展水毁工程修复工作,明年汛前基本完成水毁水利设施修复。二是提高“蓄”的能力。加快推进防洪控制性水库和蓄滞洪区安全建设,增强洪水调蓄能力。三是提高“泄”的能力。加强骨干河道治理,疏浚河道,畅通行洪。实施海河骨干河道重要堤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。同时,加快推进中小河流和山洪沟治理。四是推进城市防洪建设。将城市防洪纳入流域防洪工程体系,按照“拒、绕、排”的思路,加快推进重点区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,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,确保城市防洪安全。五是推进数字孪生流域建设。加快构建雨水情监测预报“三道防线”,推进数字孪生流域、“四预”能力建设,为防洪调度决策管理提供支撑。六是健全体制机制法治。强化蓄滞洪区管理和河道空间管控,加强水行政执法,严厉打击侵占河湖岸线和水库库容、妨碍河道行洪等行为,确保洪水排泄通道通畅,保障行洪安全。
作者:农民日报·中国农网记者 李锐
关键词: